候鸟式养老渐成风尚,理想的去处有哪些?
时间:2022-10-01 14:10 来源: 作者:小佳 207人浏览
候鸟式养老渐成风尚,被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所接受,那么,理想的去处有哪些?
夏天可去昆明、贵阳、青岛避暑,冬天可去广州、海口、厦门避寒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管学院罗守贵教授团队基于对养老行业的研究,给出参考答案。前三座城市正是根据罗守贵团队昨天公布的2021中国候鸟式养老夏季栖息地适宜度指数中排在榜单前三名的城市,而后三座城市则是去年底公布的候鸟式养老冬季适宜栖息地的前三名。
中国南北两端距离4000公里,纵跨50个纬度、三个气候带,加上数量众多的高原和山地,垂直气候差异十分明显。即使是炎热的夏季,也能在传统的避暑胜地之外,找到众多消费合理、生活方便的清凉避暑地。罗守贵关注候鸟式养老现象已久,今年是他们团队第三年发布候鸟式养老适宜栖息地榜单。
调查显示,昆明、贵阳、青岛、西宁、大连、哈尔滨、威海、银川、长春、庐山为排名前10的夏季候鸟式养老城市。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进入榜单的75座城市中,云南的昆明、大理、玉溪、丽江、临沧和贵州的黔西南州(兴义)在冬季候鸟养老城市榜单中也同样上榜。
解读这份榜单时,罗守贵直言:老龄化社会在给我们带来新产业发展机会的同时,也给我们的城市治理和产业发展带来挑战。
75座入选城市,7月份日均气温基本不超过30℃
在炎热的夏季,许多临海城市、较高纬度或较高海拔的城市成为候鸟式养老的主流选项。
罗守贵介绍,不少老人通常在这些城市度过七、八两个月,还有人从六月中旬开始入住,直到九月中旬。
过去,承德、昆明、贵阳、青岛、烟台、哈尔滨、大连等是夏季候鸟式养老的主要目标城市,而现在,逐渐热门起来的夏季候鸟式养老城市已不仅仅局限于这些热门避暑地。
此次罗守贵团队选取的75座城市,在最热的七月份大多数日平均最高气温不超过30℃,主要在云南、贵州、青海、江西、宁夏、山西、山东、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西藏、四川、湖北、新疆等十六个省区。
夏季候鸟式养老候选城市主要来自纬度较高地区,北纬40度以北的大多数地区,夏季气温虽然不低,但是太阳辐射不那么强。这些城市主要在东北地区,此外还包括少量西北地区的城市,如新疆的伊犁、阿勒泰等;其次是海拔相对较高地区,多集中于云贵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的中部和东部。同时,东部和中部地区因特殊的地形地貌、或沿海洋流条件形成的夏季低温岛。
旅居式养老,正在形成一个巨大市场
根据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60岁及以上人口达2.64亿,占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亿,占13.50%。有机构研究预计,到2050年时,我国将有接近5亿老年人。
随着医疗健康水平的提升,不少老年人在退休后,仍然有10到20年的活力期,而旅游正是老人退休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罗守贵说,如此庞大的老龄化群体,为旅居式养老创造了一个巨大的市场。
事实上,在不少地区,候鸟式养老已被当作一个重要产业。今年2月,罗守贵又一次前往海南、广西等地考察,有不少新发现。比如,在广西防城港,这个只有20万人的小城,每年十一以后就陆续有七八万来自北方的老年人像候鸟一样从北回归线以北飞入了小城的宾馆、民宿,或入住到自己早已租住的居民小区里。在海南,单从酒店数据来看,冬季有20%左右的住客是老年人。更不用说,有不少老年人出于养老考虑,已在当地置入房产,或入住老年公寓。
值得一提的是,不论是冬季还是夏季,候鸟式养老并非有钱人才能够承担。罗守贵算了一笔账:以昆明的中档养老公寓为例,如果租一间两室一厅的房子,四个月的房租大约8千元;老两口无论从哪里到昆明,交通费两三千元足够;再加上其他开销,总计花费在两万多元。
应该说,这是大多数健康的退休老人都能够承担得起的开支。罗守贵说。目前,在广西、海南等部分地区,已有不少针对老年人的房地产项目推出。
人口潮汐式涌入,给城市治理带来新挑战
在不少候鸟式养老城市进行考察时,我们也发现,这一养老方式仍然面临诸多挑战。罗守贵团队每年都会根据调查数据为老人提供候鸟式养老手册,同时也希望给候鸟式栖息地相关城市和各类养老机构提供参考。
候鸟式养老又被称为潮汐式养老,简言之,涨潮时城市很热闹,一下子新增的老年人口,给医疗、社会治安管理等都会带来问题;而落潮时,则又会空出许多设施和房屋。以海南为例。每年10月到次年4月,有将近200万候鸟人口涌入,如何满足他们的需求,并且在候鸟离开后,设施和房屋如何更好地加以利用,这些都是现实的挑战。
罗守贵称,包括夏季和冬季的候鸟式养老,每个栖息地的情况都不同,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模式来给所有的榜单城市作参考。
调查显示,夏季养老往往为期一两个月,有明显的旅游指向,且活力老人居多。事实也表明,此次上榜的这些夏季候鸟式养老城市大多数是自然、人文景观更丰富的城市。相比之下,冬季养老更多是出于生活方面的考量。调查发现,冬季候鸟式养老的老人往往一住就是四到六个月,显然,这对于养老社区的配套服务设施和医疗条件等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罗守贵认为,这些既需要研究机构进一步调查、支招,也需要当地城市去研究、应对。